攔中 ( Middle Blocker ) ,在台灣也常以「快攻手」或「中」稱呼。撇除舉球員的配球不說,攔中是我方在進攻時最先發動攻勢的角色,也因此常常有「誘餌」的功用,可以用來調動對方的攔網,製造邊攻 (主攻手)或 舉對 (副攻) 的攻擊空間。
攔中在攻擊時的角色扮演
在較高層級的比賽中,攔中通常是由隊中較高的人去擔任;也因為攔中不到後排防守的特性,使得「攔網」成為他最重要的防守工作。通常身材較高的人,也有較高的機率能在攔網時,給對方攻擊手較大的壓力。
但反觀攻擊層面,筆者認為一旦到進攻時,攔中最需要的卻是速度!而創造飛快進攻速度的關鍵就是攻擊時的起跳時機!如此一來才能扮演好第一線攻擊與誘餌的腳色。

排球少年或許對許多人來說只是一部幻想作品,然而其實其中有許多觀念卻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例如快攻所要求的速度正是其中一個例子
快攻的起跳時機
要當個好快攻,有別於主攻手強調力量與球質,反而更強調「速度」。
為了達到快速出手,就需要好的起跳時間。最好的起跳時間是「舉球員碰到球的時候,攔中已經起跳上升」的情況。所以最好的狀況,就是攔中在空中直接等舉球員把球送過來。因此相對的,對於攔中的體能要求,以及和舉球之間的默契配合,就要花非常多時間去練習。
起跳時間的例子
說了那麼多,相信各位球友們還是會無法理解究竟這個起跳時間到底是在什麼時候。別擔心,筆者為各位球友找了一些例子來做示範!
A式快攻
B式快攻
我們可以藉由上面這兩個影片來學習快攻的起跳時間,雖然根據團隊的配合,或是個人習慣會有不一樣的時間變化,但是由於攔中本身的特性,在空中等球,才能最有效的達到組織進攻,跟擔任「誘餌」的兩個目標。好的攔中不但可以為自己創造攻擊空間,更能為團隊組織營造出兩邊常攻得分的機會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