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踝扭傷是排球人最不想遇到的傷痛,但它卻是最常見,也最容易發生的「事故」!當受傷時。
除了看醫生、吃消炎止痛藥、冷熱敷、運用電療等物理治療方法外,許多人常常疑問,明明已經過了好久了,為什麼我的腳踝總是覺得緊繃,或是還是有些地方仍然感到刺痛呢?如果有這些狀況的球友不妨來試試按摩你的腓骨長短肌吧!
腓骨長短肌的構造
腓骨是一條依附在脛骨外側的細長骨頭,主要是用來分散平時來自足底的衝擊力量。腓骨長短肌可以分為三個部分,一是腓長肌、二是腓短肌、三是第三腓骨肌;而這三個部位的收縮可以讓我們的腳踝做「向外旋轉」與「墊腳尖」的動作。
一般在正常未受傷的情況下,這三條肌肉會穿過我們的「腳踝外髁」下方,就是我們腳踝外側有一塊凸起圓圓的地方;然而當我們扭傷之後,可能會造成我們的腓骨長短肌拉傷,使這兩塊肌肉發炎腫脹並且緊繃,因此在穿越外髁進到腳掌的地方不停地與骨頭摩擦,造成疼痛。

小腿的構造不單是指有一條脛骨而已,還有一條依附在外側的腓骨
腓骨長短肌的按摩
由於扭傷時容易伴隨腓骨長短肌肌腱炎的發生,導致很多人往往認為只是一般扭傷,而忽略了這部分的治療,因而在日後活動時容易覺得腳踝疼痛,並誤以為是扭傷留下的後遺症。
倘若又長時間的活動或訓練,極有可能造成日後肌腱沾黏或是病變的情況。而腓骨長肌肌腱炎最長發生疼痛的區域,如下圖紅色霧狀圖樣所示,因此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按摩這些地方,透過按摩腓骨長短肌去幫助我們復原!
一般我們按摩都是利用大拇指或是按摩球去做刺激,而按摩的點就是上圖畫上叉叉的地方,透過對這些點的加壓能促使肌肉放鬆,使的肌肉不在處於緊繃狀態,而緩和發炎、疼痛的症狀。
我們加壓的方法就是利用大拇指或按摩球在這些點上「直接往下壓」,加壓時以可接受的強度在這些按摩點上維持15~30秒,期間可能會痠痛難耐,但過了一下子後就會慢慢緩和,這時可以選擇增強加壓力道或是換地方進行按摩。
特別注意的是,加壓過程當中「不需要揉」,或是「按、放、按、放」的方式進行。若覺得用大拇指按壓的力度不夠的話,也可以試試用下圖這種按摩球加壓的方式進行,只是這種方式較為刺激,建議一開始先利用大拇指的直接按壓後再利用這種方式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