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打排球的人一定都很享受起跳、在空中攻擊的快感。然而大家知道一般落地時,身體要承受多大的衝擊力量嗎?這些力量如果沒有透過全身的肌肉組織吸收,壓力大多都集中在膝蓋上,長久下來這些壓力就會造成膝蓋周圍組織疲勞、退化,膝關節腔的空間也會因為反覆受到衝擊後會變得越來越狹小、周圍生成骨刺,最終堅硬的骨頭抵在軟骨上,就會造成軟骨磨損、受傷導致活動疼痛不適。

X光照片中可以看見各程度關節炎時期的關節腔大小;到最嚴重的第四期時,關節腔幾乎已經沒有空間。圖片取自:高醫醫訊-2018.05, 第37卷12期
這樣的狀況叫做「退化性關節炎」,然而普遍對退化性關節炎的認知上,都認為這是一種年長者的退化性疾病。近幾年隨著運動風氣的盛行,患有退化性關節炎的年齡層也逐漸在下降中,甚至也有大學剛畢業的年輕人患有退化性關節炎。
膝關節的退化是不可逆的事實,只要有使用、不管多小心都會造成磨損;年輕時軟骨組織的恢復速度與損耗速度相當。可是隨著年紀增長,或者長期不當使用的情形下,都會加速磨損。排球這種會不斷反覆跳躍、落地的運動模式更是加速磨損膝關節的組織的原因之一。因此為了要讓膝關節腔的空間不會因為反覆的衝擊而變小,我們可以透過簡單的運動來「保養膝蓋」更是重要的恢復手段!
找回關節腔空間
要做這個保養動作,我們需要用到一條厚毛巾。
動作教學
第一步:首先,先將厚毛巾對折平鋪。
第二步:將對折後的毛巾捲成條狀。
第三步:將手放在小腿上,稍微出力把小腿往屁股的方向壓,壓完之後放鬆,反覆這個動作。
第四步:腳掌全掌踩在地板上,試著把屁股往腳後跟靠近,保持小腿垂直地板,擠壓到底後放鬆,重複這動作幾次。
藉由這個動作可以幫助膝蓋找回被壓迫的關節腔空間,是一個簡單又有效果的保養動作。如果在這動作中發現有活動度不足、沒辦法順利屈膝的話,請先試著放鬆、伸展完大腿、小腿肌肉後再來嘗試。
享受打球、飛馳球場快感的同時,可別忘了時刻保養自己,好好放鬆伸展才是讓自己能夠打得長久的竅門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