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排球常見的發球種類裡,飄浮球已經成為各大比賽中,最基本且最常見的一種發球技術,其原因不外乎它好學且穩定性高。然而隱藏在這飄浮球技術之下的科學秘密卻牽扯到飄浮球成功與否的關鍵!就讓我們這集的排球解密來為大家介紹其中的原理吧!

 

飄浮球解密

看完第二集排球解密的影片後,我們可以發現到飄浮球最大的特點就是它以「不旋轉」的方式飛行,就像棒球裡有名的蝴蝶球一樣,都是讓球以不旋轉的方式,在飛行時受到外在壓力影響導致軌跡行程無法預測的變化。

雖然較重的排球無法像棒球的蝴蝶球一樣有著誇張的變化幅度,但因為球體材質的關係,導致排球在「飄浮」的效果上不僅可以有軌跡的變化,也能製造出上下、左右、甚至是前後晃動的詭異視覺效果。

飄浮球的理論

造成不論是排球的飄浮球或是棒球的蝴蝶球這種飄動軌跡的成因,就要用「流體力學」這理論來解釋。以非常簡單方式解釋流體力學的話就是,任何會流動的物質(流體),都會從高壓處往低壓處流動的現象。

空氣就是我們肉眼看不見的一種流體,當它接觸並通過發出去的球時,便會在球面上形成不同大小的壓力區!一般我們扣球或跳發時球常見的旋轉為向前旋轉,造成球體上方的的旋轉方向與氣流通過方向相反,氣流速度慢產生較大的壓力,相反的球體下方因為順向而壓力較小,所以空氣壓力便把球「往下壓」,造成急速墜落的效果。

 

 

飄浮球因為不旋轉,所以會在球體周圍產生一種叫做「邊界流離層」的效應。而所謂的邊界流離層效應是指,在流體經過東西的表面時,因為空氣與物體的相互摩擦產生接觸面附近的氣流黏滯的效果,一旦某區域的氣流黏滯較久,就會形成較大的壓力把球往另一個方向推。但是若在這時候又因為其他地方的壓力再將球推回來,就會形成我們看到球不規則晃動的現象了。

另外球的材質與紋路同樣的也會影響到「邊界流離層」的黏滯與脫離時間,另外就是「球的彈性」也會更近一步的影響的其中的變化。由於排球不像棒球是用投擲的方式發球,而是使用「撞擊」的方式擊發,因此在受到撞擊後會讓球體產生某種程度上的震動,再加上擊球點的不同,有時打到球心、有時球屁股……等等也會影響到球體個部位不同的震動程度。

 

結語

透過以上的解密大家有沒有更了解飄浮球是怎麼樣形成的呢?因此我們在練習的時候也可以試著讓自己做到以下幾點來提升飄浮球的成功率喔!

1. 盡量讓球不旋轉 (最重要的一點)

2. 縮小觸球的面積 (避免過多的接觸讓球產生旋轉,也能使力量都集中在一個點上提高過網率

3. 增加擊球時瞬間的速度與力量 (透過速度與力量加大球體的形變,讓球在空中飛行時產生更多的震動變形

4. 改變發球軌跡,將球線壓平 ( 這樣能使球速提高,提高氣流壓力造成球體的變化幅度

以上就是這集的排球解密!讓我們朝向飄浮球大師邁進吧!

延伸閱讀

圖解 / 靠落點也能強迫取分,好用的發球戰術

我也有殺人發球!強力跳發技巧

上手發球好困難?利用重心轉移就能改善!

接發球好難?日本春高第一自由球員教你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