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男排世界盃結束,最讓球迷印象深刻的畫面之一,莫過於日本救世主西田有志的精彩表現。西田在最後一場賽事的第五局,靠著連續五顆強力跳發直接讓加拿大分數釘竿,為日本奪下第四名,更創下28年來最佳的亞洲隊伍最佳排名的好成績。
回過頭看西田的五顆強力發球,讓筆者每看一次就起雞皮疙瘩一次;時速動輒110公里以上、最高速的一顆發球更將近121公里左右,這樣的感動引起了筆者想要研究西田有志到底如何可以有這麼強勁的發球!

西田有志的發球坐穩世界杯的第一名,在147個發球數內,就拿下了29分之高,遠遠超過第二名與第三名的19分。資料圖片截取自FIVB
擺臂、擺臂、還是擺臂
觀察西田有志的動作,筆者不免將另一位「怪物前輩」─ 石川祐希拿來一起做參考。分別將兩個人的跳發動作在慢動作下重複播放,發現了兩人擺臂上的差異。
從下圖可看到,在起跳的擺臂過程,石川祐希最終只將非慣用手,往上抬高至手臂延伸線,到與球重疊後便停止了。然而西田非慣用手的擺臂卻大大的往後,或許這個動作是為了以誇張的擺臂,來帶動身體跳得更高,但結果反倒使得西田在擊球瞬間能夠更好地使用軀幹的力量,讓身體力量的連結更加順暢!

紅線為手臂角度、白色虛線為手臂方向的延伸線、黃色圓圈為當下球的位置。分別將兩位選手的動作與上述標記結合後,便可以清楚的看到兩位選手之間的不同。

為避免誤判,筆者再將西田在左、右場地跳發的動作截圖作為參考;並以不同比賽場次的回放紀錄作為對照 (白衣為日本對上俄羅斯隊),發現西田的後仰動作並非當天對加拿大對比賽才出現。
先收腹,再擊球
再來看看身體姿勢的差異,對照石川與西田擊球時的動作,可以看到西田在擊球時身體的姿勢曲線比起前輩石川更加的彎曲,這可能也就是西田在發球得分數據上比石川更佳的小細節!筆者認為,正是這樣姿勢使得西田得以在擊球可以從腹部釋放更多力量,讓西田能夠擁有突破時速115公里的發球。
將截圖下來的照片加上輔助線後,可以從下圖看出兩者之間差別,西田的擊球軀幹角度為 152 度,而石川則是 160 度。在擊球時軀幹角度上相差了8度左右,若考慮到攝影角度造成的誤差,實際差別可能可以來到15度左右,而這10~15度的差別正好提供了先收腹再擊球的證據。
藉由提早收腹,將腹部的力量先釋放並傳遞到上肢,揮臂時也有更長的觸球時間讓力量更紮實的傳遞至球上;不同於石川在擊球瞬間收腹,揮臂的同時才開始聯結腹部的力量。這個動作筆者認為就是西田最終發球數據比石川優異的原因所在。
從漫畫裡走出來的高中生
19歲的西田有志,無疑是日本的白熾之星,有趣的是在高中時代,西田原本要被招攬至日本愛知縣的星城高校就讀。沒錯,正是石川祐希拿下春高三連霸畢業的母校!然而西田卻表示他只想在家裡附近的海星高等學校就近升學。
這所學校並不是當地的名門強校,在高中時代的西田也僅僅一次於2017年的聯賽晉級全國大賽,而這一戰卻是點燃他國手生涯重要一戰!聯賽結束後,西田有志立刻被選入U19代表,並且奪下U19亞錦賽冠軍!

擔任海星高校隊長的西田有志 / 月刊バレーボール
當時高二的西田回國後更馬上被 V.League一級聯賽的「JTEKT Stings」破格提前內定,成為該職業球團最年輕的正式球員。2018年由於海星高校無緣春高複賽,西田便積極投入V聯盟,並在 1月6日對上 Sakai Blazers 的比賽中,以現役高中生的身分正式踏入日本排球職業聯盟的最高殿堂,並於該役創下 70% 得分成功率的驚人數字,更於隔日對上 JT 的比賽創下單場26分 ─ 全隊最高的得分紀錄!彷彿將漫畫裡才會出現的劇情搬上了現實生活中‧‧‧‧‧‧。
世界杯結束後,西田於受訪時表示將帶著這份感動與興奮的情緒備戰 2020 東京奧運,並誓言與前輩們一同努力奪下獎牌!就讓我們好好期待這位從漫畫裡走出來的高中生,將如何在奧運的最高殿堂裡上演撼動人心精彩表現吧!

西田有志資料簡介。圖片取自日本排球官方網站
延伸閱讀:
排球傳奇 / 充滿攻擊性的舉球員,美國彭于晏 ─ CHRISTEN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