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受到動畫「排球少年」的影響,小編最近回到母校與學弟妹們交流的時候,常常看見有新生自願擔任舉球員。在一般平常的練習中明明舉得還不錯,為什麼一上場就會東倒西歪甚至懷疑人生呢?別著急!這邊整理了三個常見問題,或許就能有所突破喔!
手型與位置不對
其實手型與舉球位置的這個問題大概已經被講到爛掉了,但在這邊仍然要再度說明一次:
一、手擺放的位置要在額頭上方,並且兩手大拇指與食指要張開、圍成一個三角形。
二、手腕不需要過度後翻,手背與與前臂維持一個平面即可。
三、如果不知道怎麼樣才是正確觸球的手型,可以將雙手手掌打開,從脖子環抱住整個頭,這樣就是正確的觸球手型囉!
追球移動時的腳步
追球時的腳步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一般常見的問題都會是用「跑步」的方法從2號位進去追球,然而較好的移動方式,是背向球網並且利用側並步或交叉步的方式移動到三號位附近。這樣不僅可以避免跑過頭,也不用刻意計算腳步造成自己的錯亂喔!
舉球時發力的位置
最後就是發力的位置,許多人以為舉球就是利用手腕與手肘的力量將球向前推,但其實是錯誤的方式喔!
單純利用手腕與手肘只會破壞觸球後推送的手型,造成高低手、二擊或是不小心「洗臉」的情況……。因此正確的發力方式應該從腳底往上推蹬,運用下肢的力量將球往前或往上送,手肘與手腕用來控制球推送的速度與高低角度,這樣才會減輕雙手的負擔,也能把球控制自如!
以上三點就是常見的高手舉球問題,不妨在練習時也多多注意這些小地方,在未來上場比賽的時候為大家舉出一場好球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