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部分的競技運動當中,「身高」是一件非常有優勢的先天條件,特別是在大球類〈例如:籃球、排球、足球〉,身高更是決定比賽勝負的因素之一。在排球比賽中,身高的確能創造出不少優勢,但也能藉由跳躍高度彌補先天上的不足,西班牙隊的Francisco J. Ruiz就是典型的例子,178公分的身高卻有334公分的打點,讓他能夠在面對高大的對手時可以強行突破攔網的手。
很多球友在打球的時候,看起來很用力、很拼命的跳,甚至助跑衝刺的距離拉再遠,卻只能跳俗稱「三塊豆腐高」的高度。究竟可以如何改善我們的跳躍高度呢?或許來檢查一下我們的助跑擺臂〈簡稱助擺〉有沒有甚麼問題就可以突破!
助擺動作檢查
1.雙手起始位置
首先我們要來確認一下我們在助擺的時後,兩手的起始位置是在哪個位置上!
很多剛開始接觸排球的球友們一開始都會將兩手助擺的起始位置放在身體兩側,這樣的動作不僅無法在跳躍時讓身體放鬆,也因為擺動距離與幅度過小無法靠著擺盪的力量給予身體向上的助力,所以完全是依靠雙腳在跳躍,更容易造成下肢的負擔。
2.助擺流程
再來我們要注意到的是助擺的流程!當我們透過第一步檢查自己助擺的起始位置後,再來就要檢查我們流程是否正確。在三步助跑起跳的時候,通常在第一步跨出去的同時就會將我們的雙手向後擺動,並順著二三步跨出時向前帶,在最後起跳瞬間配合兩腳跳躍並將雙手往上舉帶起身體的重量!我們可以藉由下面這部影片的 1:19 處觀察動作的不同
〈影片取自AVCA Video Tip of the Week: Maximize your Jump for Stronger Attacks〉
一開始女孩的動作是先將雙手向前拉再往後,這樣的「前、後、前」動作不僅多餘並會造成力量流失,因此遭到教練指證,我們也可以將影片稍微向前拉看到另外一個女孩改完動作後跳躍高度的差別!
3.吸氣!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在助擺過程中的呼吸究竟是吸氣、呼氣還是憋氣呢?答案是要吸氣喔!我們可以進行一個簡單的小實驗:胸腔在呼吸的哪個過程中會被往上抬呢? 有沒有注意到就是在吸氣的時候會把我們的胸腔往上抬起呢?因此在進行三步助跑的時候吸氣並吸飽,藉由呼吸的力量將上半身的骨架抬起,將這點應用在起跳時也會多一點點的幫助喔!
最後我們來看看有「台灣洋將」之稱的黃建逢,他的助擺到攻擊的慢動作吧!希望大家也能夠透過上述方式檢驗自己,並多觀察其他人的動作來脫離三塊豆腐高的地獄吧!
〈影片取自:企業聯賽 台電男排 黃建逢 攻擊慢動作〉